69看书网 » 历史小说 » 洛阳七日最新章节列表 » 番外篇李客父子与裴旻下 (2/2)

番外篇李客父子与裴旻下 (2/2)

文/洛扬任
洛阳七日 | 本章字数:72.01万字 | | 洛阳七日txt下载 | 洛阳七日手机阅读
对其也是悉心调教,并反复告诫李白,无论何时切不可轻易提及自己父亲的姓名。

开元三年,李白十五岁,李客因终日奔波,心中又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终于病倒,久病不治,最终与世长辞;月娃承受不了此番打击,终日郁郁寡欢,没过多久,也随着李客走了,临终前,托付李白即刻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动身,前往神都寻找其师傅裴旻。

可此时的李白除了好剑术,更喜赋诗,年纪轻轻却已是远近闻名,加上其为人洒脱,好交友,故即便没有了父母,靠他人接济,也能勉强度日。

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已是十年之后,此时的裴旻已年过五旬,早已是双鬓斑白。自神龙政变之后,裴旻鲜少外出,曾因突厥入侵,亲赴镇守北平郡,参与了对奚人、契丹和吐蕃的战事,官拜左金吾大将军,可每次退敌后,裴旻又再度隐世。

裴旻见了李白,心中大为感慨,年方二十五的李白站在自己身前,正如当年自己第一次见到李客时一般,英气逼人、风华正茂,唯一不同的是李客嗜剑如痴,谈论武学,滔滔不绝,而眼前的李白却更好诗文,虽武艺卓绝,可比起他的父亲,剑术上确实有所不及。

裴旻兑现了与李客的十五年之限的约定,悉心调教了李白五年剑术,可二人正打算一决高下之时,裴旻却一病不起,最终只能含恨在小茅屋中悄然离世,“剑神”与“剑圣”之战,谁高谁低,终无结果。

裴旻去世后,李白黯然神伤,不久后想要入仕,可奈何始终无门,不得已只能继续仗剑游历天下,先后结识孟浩然、杜甫等人,可相较之下,李白的才华更令诸人拜服,数年间,李白已名声大噪,名满天下。

天宝元年,贺知章对李白交口称赞,李三郎方才看了李白的诗赋,顷刻间,对其十分钦慕,便召李白进宫。李白进宫朝见那日,李三郎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

李三郎向其问到一些当世事务,李白凭半生饱学及长期对社会的观察,胸有成竹,对答如流。李三郎大为赞赏,随即令李白供奉翰林,可好景不长,后来李三郎识得了李白身份,自此态度一冷,渐渐疏远;虽偶有相聚,但已大不如前,只是欣赏其诗文才华,却不托于实事。

李白虽继承了父亲的优点,为人洒脱、才华出众、天资聪慧、武艺卓绝,侠义心肠,人称“诗仙”,可奈何却始终郁郁寡欢。

李三郎曾邀李白入宫奉宴,让其为杨玉环作诗,虽然李白写出了“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的千古名篇,可李三郎对李白却也如往日一般淡漠。

李白无奈,只能继续仗剑走天涯,游历山川大河,期望活出自己的一份洒脱。

上元二年,已六十出头的李白因病返回金陵。此时,年事已高的他,生活相当窘迫,不得已只好投奔在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

上元三年,李白病重,在病榻上把手稿《临终歌》交给了李阳冰,最终与世长辞,享年六十一岁。

到了此刻,经历了神都七日那场劫难的所有人,皆归于了尘土,我们的故事也就讲到了这里。

(全书毕)

(本章完)

(快捷键 ←) 上一页:番外篇李客父子与裴旻上(2/2)章节列表(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