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历史小说 » 大宋的变迁最新章节列表 » 173章迎宾馆论政2 (2/2)

173章迎宾馆论政2 (2/2)

文/浓雾行者
大宋的变迁 | 本章字数:239.48万字 | | 大宋的变迁txt下载 | 大宋的变迁手机阅读
沙。

枯水期打开黄河水闸供水。有了水闸,每隔数年枯水季可将汴河之水断流,征发大批民夫将汴河疏通一次。”

想起自己要搞的蒸汽机正好可以用来吸水,又道:“如若等上三五年年,台湾自有烧石炭引水机器,用于自动吸取黄河之水,枯水期也是无碍。”

吴梦此言一出,众皆哗然,此处修筑水闸可非等闲之事,黄河暴涨之时水位甚高,水闸哪有如此轻易能开启。

孙奭问道:“吴先生,黄河水如若暴涨,怎能保证水闸顺利开启关闭?”

吴梦知道古人没有见识过后世机械的巨大动力,笑道:“如若水闸太大,自然无法顺利开闭,诸位只考虑了一个汴口,为何不多开几个引水渠?至于水闸的牵引,自然由蒸汽机和减速机构来实现。”

赵祯激动的问道:“先生,那蒸汽机当真能弄出来。”

吴梦知道陈坤给赵祯当了伴读,蒸汽机赵祯定然知道,当下也不隐瞒,抱拳道:“启禀太子殿下,不才正在努力试制,三年内当可做出蒸汽车船和蒸汽抽水机。”

赵祯笑道:“先生若是弄出了蒸汽机,水闸开闭有何难题,修筑汴口之事完全可行。”

除了吴梦和丁睿、陈坤,其他在座诸人对蒸汽机一无所知,晏殊一头雾水问道:“吴先生,何谓蒸汽鸡,公鸡还是母鸡,难道区区鸡犬还能有如此之大的力气拉动船闸。”

丁睿“噗嗤”一笑,解释道:“晏学士,此“机”非彼“鸡”,是机器的“机”,以水汽之力推动,做到极致,十万石海船一个时辰亦可走上四五十里水路。”

众人一听顿时骇然,万石海船居然可走这么快,孙奭问道:“那岂不是漕船可直上黄河,一直到河口瀑布处再转运?既如此西北边境还搞什么沿边开中?”

吴梦道:“孙侍制,沿边开中法暂时不可荒废,蒸汽机即便三年内可出,黄河也需疏浚,船只也需要数年的打造积累,并非能一挥而就,至少需要七、八年之过渡。”

晏殊兴奋了,忙道:“那西北边境可就太平了,怪不得吴先生言道要将此处的百姓逐渐迁移,军粮有了运输之法,那处的百姓确实可以回迁,限制耕牧,树木昌盛,黄河泥沙便会减少,此乃一举数得,吴先生,蒸汽机可谓是重中之重啊。”

听完吴梦的构思,众官人一起兴奋的展望了蒸汽机的远景,连张士逊都发了几句感慨,这时,赵祯又提及了三冗费用的问题。

吴梦稍稍沉吟了一下,他的看法这些就不是什么三冗,而是必须开销的费用。

该如何向太子解释呢?他想了想道:“太子,在下以为,所谓的三冗主要还是朝廷的收入不够,大宋的官员其实并不多。至于冗兵,灾民编入厢军亦是古今未有之善政,禁军暂时也只可维持现状,毕竟契丹还是很大的威胁。”

吴梦想到历史上仁宗节俭,曾经为了省钱,龙袍打补丁,晚上想喝碗羊肉汤都舍不得,那到底是穷成了什么样?

仁宗仁慈不假,但是也不能一碗羊肉汤都舍不得喝,他继续说道:“太子殿下,此乃小事耳,说来说去就是没钱,日后有了开封的工坊,天下六成以上的良田一年两熟亦或三熟,有了蒸汽机,运往西北边境的粮食又少了六成以上的损耗。我大宋富甲天下,土地广阔,海外还有无数岛屿,大量矿藏,何愁朝廷没有赋税?”

对于吴梦这种有着现代经济眼光的人来看,大宋怎么可能穷?四、五千万百姓,还有大批尚未开发的优质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简直是富的不能再富了。

现在的问题无非是生产力不够大,只要蒸汽机这逆天的神器出现,大宋根本不需要去发愁什么冗费的问题。

微信关注“ ”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快捷键 ←) 上一页:172章迎宾馆论政1(2/2)章节列表(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