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历史小说 » 1926之崛起最新章节列表 » 第二百四十六章 大战序曲 原来也是东北人 (2/2)

第二百四十六章 大战序曲 原来也是东北人 (2/2)

文/深蓝2000
1926之崛起 | 本章字数:970.02万字 | | 1926之崛起txt下载 | 1926之崛起手机阅读
为也不是办法,最后还是莫德惠给张学良出主意,那就是要大办特办祝捷大会,借此机会向舆论界解释东北不的已和苏俄签订《哈尔滨停战协议》的苦衷。

饱受舆论责难的张学良,立采纳了莫德惠的建议,一面通知新闻界要召开祝捷大会,一面命令万福麟暂缓遣返苏军战俘,只可以把苏军伤员先行通过满洲里遣返,其余苏军战俘全部押运哈尔滨,这些战俘要在祝捷大会后,在哈尔滨开始遣返。

祝捷大会开得轰轰烈烈,与会军民十多万人,除了哈尔滨,东三省各地都派来了各界名流代表出席;记者们更是来了近百人,不仅东北各个报社的记者都来了,关内各大报的记者们,停战前就都派来了大批记看来到哈尔滨,这时还都没有回去,这个大会自然都要来采访。

在十几万双热切的目光注视下,张学良和宋哲武携手走上主席台就坐,在他们的身后跟着韩光弟、梁忠甲、李文田,再后面则是东北军高级将领防俄第一军军长王树常。现任防俄第一军军长万福麟等人,以及三省名流们。

在万众瞩目下,张学良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张学良先是大力称赞东北军民在对苏作战中的英勇表现。称。对苏作战获得大胜是东北军民努力作战、忘我牺牲的必然结果,当然这其中是少不了要狠狠地赞扬韩光弟和梁忠甲一番。

张学良称赞两人不仅顶住了武器先进的苏军对扎费诺尔和满洲里的猖狂进攻,为第四路军围行西线苏军创造了条件,还同时给进攻的苏军以巨大的杀伤。按张学良的说法,那就是没有韩光弟和梁忠甲和他们的部队的英勇作战,就不会有满洲里大捷。

当然,满州里大捷的原因是有目共睹的,张学良少不了要提到宋哲武和他的第四路军。不过他赞扬第四路军的侧重点被他有意放到了宋哲武数千里仗义驰援上了。对满州里大胜苏军只是一笔带过。

张学良甚至还借此机会告诉与会者,为了帮助年轻的第四路军,东北军已经把他们最杰出的将领,十五旅旅长韩光弟和十七旅旅长梁忠甲支援给第四路军。

最后,张学良也觉得对不住宋哲武,在会上宣布,将沈阳、哈尔滨、长春等地商家,自为东北军捐助的劲万大洋全部转赠给第四路军,以感谢第四路军对东北军的支援。

轮到宋哲武讲话时,宋哲武先是极力赞扬张学良收回中东路和坚决抵抗苏军入侵的英勇行为。接着又对东北军在满洲里和扎贵诺尔英勇抗击苏军给予了极大的赞赏。

最后,宋哲武表示,张少帅送给他的那3凹万大洋他可以收下,但他不会拿走一块大洋。因为他的爷爷的爷爷就出生在东北,因此他宋哲武也算是东北人。他宋哲武为了保卫自己的家乡而战,怎么能收钱呢?这劲万大洋,他会在沈阳设立一个基金,专门用来资助东北的学子们出国留学深造,希望这些被资助的学子们在学成后,都要回到东北,为建设自己的家乡出力。宋哲武的讲话迎来了东北军民的热烈欢呼,同时也让东北军民对宋哲武产生了极大的亲近感。

在随后的记者采访中。宋哲武更是不仅再次赞扬了蒋介石和张学良,还为张学良和苏方签署的《哈尔滨停战协议》作了解释。有宋哲武这位大英雄出面替他张学良辩解,这自然要比他自己辩解更有说服力。这让张学良万分高兴。以至于在第二天见报的满脸是笑的张学良和宋哲武手拉手的照片上,张学良眼角的皱纹都笑开了。

深蓝深深感谢书友凶飞努弛阴的打赏和月票!感谢书友旧旧。讹坠名、书友懈口,万粥的月票!深蓝会努力认真写作!,

更新超快--

(快捷键 ←) 上一页: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战序曲 最贵的学费(2/2)章节列表(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