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历史小说 » 1926之崛起最新章节列表 » 第二百五十九章 中原大战 焦虑的阎锡山 (2/3)

第二百五十九章 中原大战 焦虑的阎锡山 (2/3)

文/深蓝2000
1926之崛起 | 本章字数:970.02万字 | | 1926之崛起txt下载 | 1926之崛起手机阅读
停了停,不经意地观察了一下郑大章的反应。( --

“既然用射线轰击原子可以产生核反应,那么用射线照射植物的种子是否会引起植物的基因产生变异呢?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蹦年表了《植物杂交试验》和,啪年,美国科学家摩尔根表的《基因论》都已经证明各种植物的的所有特性都是由它们的遗传基因决定的,如果通过射线辐射可以改变植物的特性,我们就可以从中选出需要的可遗传优良变异,培育成新的优良品种。经过这样的技术培育出的种子,也许可以种出单个重量达一斤重的青根,半米高的黄瓜,可以结出7个棒的玉米呢。

宋哲武从郑大章那里出来后,又到其它几个研究院所去看望新来的专家学者们,每到一处,他都要好好的嘘寒问暖一番,还要听取这几个,研究院所的工作汇报,直到半夜时分才回到司令部。

虽然累得的呛,可第二天一早,宋哲武就出去太原了。因为,这次太原之行对他来说,是再重要不过了。这将决定中原大战是否会按照原来的轨迹展开,他是否有可能夺到山西的问题。

原来,阎锡山气急败坏地跑回太原后,立刻召集心腹幕僚们商议如何对付蒋介石。最后众人一致认定,蒋介石现在是想一心至阎锡山于死地,蒋介石和阎锡山之间以无回旋余地,阎锡山再在蒋介石和各地方势力中间左右逢源,想在蒋介石那里多劳取好处,已经不可能了。

他们还认为,几年来阎锡山利用各派势力和蒋介石换取好处,蒋介石更是利用阎锡山帮他稳定北方,让反蒋的各派势力无法结成联盟,以便他分化瓦解各个击破。蒋介石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彻底解决所有地方实力派。

他已经解决了桂系,打残了西北军,又顺利丰掉了唐生智的第五路军,现在就要对晋绥军动手了。因为只要再除掉晋接军,关内就再没有一个地方实力派有实力和蒋介石对抗了,各路力量最后都会在蒋介石的武力威压下乖乖地交出手中的武装,听凭蒋介石的宰割。因为没有一个实力派会傻到自以为有比桂系、西北军和晋络军更强大的实力。

阎锡山虽然心里暗怪这些“事后诸葛亮”们早不说这话,可他心里还是十分赞同幕僚的分析,这些他在回山西的路上已经想过。

李宗仁因为在广西经营多年。虽然一度跑到香港,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借着李明瑞投奔凝。的机会,又和蒋介石名义上言归于好,堂而皇之地回到广西。

可是桂系已经元气大伤,要想重现昔日之勇,没有五到十年是绝不可能的。只要蒋介石现在愿意,他甚至不必动用中央军,只用广东的部队和湖南何键、云南龙云的人马,就可以把李宗仁重新赶出广西。

西北军在弗复集和石友三这两个绝对主力出走,以及郑大章、杨虎城、马鸿逸等几个杂牌将领投蒋,还有上次和以唐生智为的中央军和杨虎城等杂牌军大战一场败北。现在已经仅剩半条命在陕西?延残喘,往昔不可一世的西北军已经雄风不再。要不是唐生智临阵反蒋,缺粮少弹的西北军残部恐怕早就灰飞烟灭了。

在解决完桂系和西北军,蒋介石的第三个目标一定是他的晋绥军,按他原先的设想,只要西北军还存在,冯玉祥还在他阎锡山的手中,蒋介石就不敢拿他阎锡山怎样,现在看来他可是大错特错了,蒋介石已经不把龟缩在陕西的西北军放在眼里,已经把目光瞄准了他阎锡山。

想到这里,阎锡山不觉有些后怕,他还真得感谢唐生智这个忘恩负义的小人呢,要不是有了他唐生智提前反蒋,他阎锡山就有幸成为被蒋介石打倒的第三人了。这也让他阎锡山有了时间做到蒋的,四

可是倒蒋又谈何容易?先就是要把各个反蒋的地方实力派集结到一起,形成合力才有可能把羽翼已经丰满的蒋介石赶下台。这些尖力派们早已习惯各自为政,又都有自己的小算盘,要是反蒋战争顺利还好,一旦形势稍有不利,立复就会出现树倒糊孙散,爹死娘嫁人各人顾各人的境况。

再者,要反蒋,就要有人站出来挑起反蒋大旗,阎锡山一向认为出头的橡子先烂,这也是他这十几年来的一贯原则。

这个头他可不愿意露,如果有人可以出面,他甘愿做随从,真要把蒋介石赶下台,他也有信心拉拢一些实力派把他自己推到上位;要是万一反蒋失败,他也随时可以跳出这潭浑水,甚至反戈一击求荣蒋介石以自保。可问题是,现在除了他阎锡山。偏偏就找不到这样的一个人。

本来李宗仁最合适干这个活,可是李宗仁经过内外打击,现在不仅没有这个力量,他也没有这样的威望了;冯玉祥就更不行了,它甚至还赶不上唐生智。不仅他的西北军是一只病猫,就是他本人的威望也因为他在段棋瑞、吴佩乎、苏俄和功、蒋介石、汪精卫等多个阵营频繁转换、结盟毁盟,在各个实力派里已经没有丝毫威信可言,甚至他最亲信的部下都投靠了蒋介石。要冯玉祥来挑起反蒋大旗,不用蒋介石的中央军来打,估计那些实力派们自己就会主动投靠蒋介石,先下手为强。以防以后被冯玉祥卖了。

剩下的还有两个人理论上有这个力量,那就是张学良和宋哲武。

这两人都是兵强马壮,张学良不仅有广阔的东北做后方,还有比他阎锡山还要强大的经济实力。不过这两个人有一个共同的无法弥补的不足,那就是

(快捷键 ←) 上一页:第二百五十八章 中原大战 绝对超前的意识(三)(2/3)章节列表下一页:第二百六十章 中原大战 阎锡山的打算(2/3)(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