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校园小说 » 神话传说最新章节列表 » 【耆那教】 (2/4)

【耆那教】 (2/4)

文/五色神光
神话传说 | 本章字数:1587.04万字 | | 神话传说txt下载 | 神话传说手机阅读
对偶像崇拜和繁琐的祭祀活动,对耆那教的巩固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由于宗教信仰的原因,耆那教徒一般不从事以屠宰为生的职业,诸如当兵、屠夫、皮匠等,甚至也不从事农业。在他们看来农夫犁地也会伤害虫类等生物,所以耆那教徒从事商业、贸易或工业的较多,由于他们讲究诚实和道德,他们成了印度优秀的商人或著名财团。著名的瓦尔昌德、达尔米亚和贾恩三个财团的家族都是耆那教徒。

耆那教虽然不讲究信神,但却重视崇拜24祖,因此,在印度建立有关24祖的寺庙4万多个。耆那信徒除了在庙宇中崇拜这些祖先外,在家中也进行许多崇拜仪式,诸如念诵耆那,给偶像沐浴和献花,诵唱耆那的赞美诗,教徒进行沉思和守戒等。每年每月都有例行斋期和节日活动,如大雄诞生纪念日、赎罪节等。

目前耆那教在印度有一定的社会影响,教徒有340多万(1991年),有关组织不下几十个,例如耆那教青年大会、全印耆那教大会,世界耆那教传教会等。另外有关的文化研究单位和中小学校也很多,如孟买大雄耆那教学院就很有名,在新德里有百余所中小学和几所大学及研究单位。

耆那教与印度教很接近,因此,在印度信耆那教的人,也可以被算作印度教的第三种性,他们与印度教徒可以彼此通婚。

耆那教与佛教几乎同时代产生,但两者发展状况大不相同,佛教的发展大起大落,今天在印度信佛教的人已寥寥无几,而耆那教却不断稳步发展。到了近代,耆那教不断向外传播,今天在斯里兰卡、波斯、阿富汗、阿拉伯等地均有一定的影响。

耆那教是沙门思潮之一,他们反对祭祀杀生,反对吠陀权威和偶像崇拜,指责婆罗门不学无术、言行不一;认为一切吠陀和祭祀都不能使罪人解脱。他们与佛教一样也要求种姓平等,声称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的界限是人为划分的。这些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下层人民的要求,在当时有一定的社会影响。据耆那教文献《圣行经》记载,大雄逝世时已有教徒52万多人。到公元前3世纪耆那教和佛教都受到孔雀王朝阿育王的支持和保护。公元前后,由于新的城市和贸易中心出现,耆那教徒也随之迁移分散;又由于教徒们对教祖的遗训解释不同,而逐渐分裂为白衣派和空衣派(或称天衣派)。白衣派穿象征廉洁的白衣,主张男女平等,宗教仪式限定在耆那教寺庙举行;后又分裂为穆尔底布札、斯特那迦瓦西和特罗般提三派。空衣派又称luǒ_tǐ派,主要流行于北印度。他们认为耆那教徒不应蓄私财,因此连衣服也不能有,只能以天为衣。该派教徒手持孔雀毛作的掸子,用以驱赶路上的小虫,以防伤害生灵。他们生活在寺庙或远离世人的住所,靠乞食为生,鄙视妇女,不许妇女参加社会活动;主张宗教活动除在耆那教寺庙举行外,也可借用印度教寺庙。后来该派又分裂为毗娑般提、达罗那般提和鸠摩那般提三派。白衣派和天衣派曾进行了长期的、激烈的争论,主要分歧在于礼仪教规,而非教义和学说。

自4~13世纪,该教广泛流行于南亚次大陆。据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载,中印度的吠舍厘、奔那伐禅,东印度的三摩旦吒,南印度的羯陵伽、达罗毗荼等国都盛传耆那教,不少君王都是耆那教徒和支持者。古吉拉特的君王鸠摩波罗还规定以耆那教为国教。13世纪以后,由于***教传入印度,耆那教势力渐衰,但在群众中仍有相当影响。

17世纪以后,在近代启蒙运动的影响下,耆那教又揭起改革的旗帜,出现了由多第毗阿领导的郎迦斯运动;18世纪又有维拉吉领导的斯特那迦瓦西派运动。他们主张用人道主义、博爱等观点解释耆那教的古老教义,并对后期奉大雄为偶像进行崇拜等现象进行了批判。18、19世纪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化和科学传入印度后,以耆因为代表的耆那教改革家们,企图用西方哲学和心理学来解释耆那教的古老概念。目前,在印度约有教徒300万人;白衣派流行于古吉拉特地区,空衣派流行于米索尔地区。大部分教徒是商人、工厂主和城市中的富裕居民。他们建立了几十个组织,如耆那教友谊协会、耆那教青年大会、世界耆那教传教会等,并修建了很多庙宇、道院、文化研究机构和学校,出版宣传教义的书刊。在国外也有不少组织,如英国有耆那教兄弟会,联邦德国有传播耆那教教义的图书馆。过去,在中国天津也有耆那教的传道组织。近年来印度耆那教组织参加了一系列的国际宗教会议,在国内外均有一定的影响。

【教义与学说】

教义有六谛说,即命、漏入、系缚、制御、寂静和解脱。认为宇宙万物由灵魂(命)和非灵魂(非命)组成,灵魂包括能动和不动的两大类,能动的则根据感觉器官的多少分为六种:一个器官(皮)的,如植物;二个器官(皮、舌)的,如虫;三个器官(皮、舌、鼻)的,如蚁;四个器官(皮、舌、鼻、眼)的,如蜂;五个器官(皮、舌、鼻、眼、耳)的,如兽;五个以上器官(皮、舌、鼻、眼、耳、心)的,如人。不动的灵魂存在于地、水、风、火四大元素之中。所以耆那教认为动植物和非生物体内均有灵魂存在,不能任意伤害。非灵魂也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定形的物质,由原子和原子的复合体组成;另一类是不定

(快捷键 ←) 上一页:【巴哈伊教】(2/4)章节列表下一页:【巫教】(2/4)(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