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校园小说 » 枣儿沟发家记最新章节列表 » 180.开锁礼 (2/2)

180.开锁礼 (2/2)

文/南侠小展
枣儿沟发家记 | 本章字数:310.43万字 | | 枣儿沟发家记txt下载 | 枣儿沟发家记手机阅读
p>

三个媳妇盈盈地笑了,倒是一派和睦。

梅子听着前面的话眼中渐渐有了湿意,后面被秦大媳妇这么一打岔,反倒破涕为笑。

她反手抓住秦夫人的手,再施一礼,“当初长姐出嫁时,姐姐的干娘送了她一整套的首饰,当时我就想啊,倘若我也有个这样的干娘,我一定待她像新娘似的孝敬——倒不是图那些个东西,就是为了这份情谊。没成想,到了今天我的念想居然成真了。”

秦夫人把她揽到怀里,慈爱地念道:“好孩子……干娘的念想也成真了。”

女眷在这边其乐融融,男人们早就到了前院喝茶聊天。

江池宴、苏白生陪着秦同知,不,如今是秦指挥使了,他们三人坐在上位,底下顺次坐着苏云起、大海、小六,小川和二牛虽然不在,他们的位子也安排着,对面是秦家三位兄弟。

长辈们有长辈们的话,小辈们有小辈们的话。

夏荷同青秧还有过来帮忙的几位邻居在厨房忙着,江逸则里里外外地端茶递水。

之后江家摆了酒席待客,两家人分了男女各自入席,男女席上都有陪客若干,除了稍后赶来的巴尔干和梁梓月,还有些平时来往紧密的邻居。

男人们大多都是大宁军-政两处供职,倒也有许多话题可聊。至于女席上,东家未出阁的女儿西家适龄的儿子多的是,你说完了我接着说,根本不用担心会冷场。

席罢,梅子拿出自己亲自给干爹做的帽子,给干娘做的鞋子,这礼算是正式成了。

虽然梅子的女红并不被夏荷看好,但到底还算周正,秦氏倒是喜欢得紧。

至此,简单却周到的认亲礼算是结束了。

******

应秦夫人的强烈要求,梅子的生日宴并开锁礼一并在秦家举行。江池宴推辞不过,只得受了。

所谓开锁礼,是认过干亲的女孩年满十二周岁时干爹干娘给准备的仪式,代表着孩子健健康康长过一轮(十二个生肖,十二年),由于梅子是十二周岁之后认的,所以在笄礼时一并补上。

笄礼同开锁礼一并举行,再加上蔚州和大宁风俗的不同,这样一来,仪式流程不免杂糅。好在江、秦两家都比较开明,并不计较。

七月二十一大早,梅子穿上崭新的衣服,由青秧和晴嫂子陪着,跟着叔伯兄弟们一起去了秦家。

秦家原本也不是本地人,所以叔伯姨表亲并没有多少,席上陪同的大多都是秦大人同僚的夫人,说话来往都比较客气,倒叫梅子自在许多。

到了正午,天地位的供桌已放好,上面摆着茶果牲醴,梅子被女客陪着,跪在蒲团上拜了天公地母,又转头拜了干爹干娘,秦夫人笑眯眯地给了礼钱,秦大媳妇上前把她搀起来。

之后便是正式“开锁”。

秦家事先找人用裹着金丝的红绳穿了十六个铜钱挂在梅子脖子上,红绳穿得巧妙,打着好看的结,外行完全找不到头尾,也算取个圆满的意味。

再有一只古朴小巧的铜锁拴在梅子腕上,铜器镇宅辟邪求平安。梅子背着手,秦夫人用钥匙给她开了,这算是“开锁”,意味着孩子以后定能健健康康长大成人。

秦二媳妇端着托盘在后面等着,秦夫人一圈一圈地把锁链从梅子手上解下来,小心地揉了揉勒红的手腕,这才把铜锁放到托盘上。

秦三媳妇拿着另一个托盘过来,上面一个挨一个地摆着十六个荷包。

秦大媳妇笑盈盈地说:“妹妹啊,背着身子抓一个,这里面可是有金有银又有铜的,手气可得好些,咱们妯娌仨可指着你吃酒呢!”

梅子微微低头,端的一副乖巧样子,“嫂子是个有福气的,不如就替妹妹抓了罢。”

秦大媳妇笑开了,“今天你占星相,没人比你有福气,快抓罢!”

周围的婆娘媳妇们也纷纷说着喜庆话,一时间供桌旁倒是成了最热闹的地方。

梅子只垂着手,没有动作。

秦夫人给大儿媳使了个眼色。

秦大媳妇心领神会,轻轻地抓起梅子的手,说道:“得了,既然妹妹害羞,不如我便扶着你的手来,不过我也单是扶着,抓哪个不抓哪个还是全凭妹妹。”

虽然嘴上这样说,可她手上却微微使着劲儿,引着梅子抓向中。直到梅子会了意,把东西拿到手里,她才自然地放开了力道。

有好热闹的女眷在一旁说道:“抓的是什么?打开让咱们开开眼!”

梅子看向秦夫人。

秦夫人作出一副大度的样子,说道:“她们想看就叫她们看,咱们家的女儿定是个有福气的。”

梅子这才扯开荷包带子,露出满满当当的一包金豆子。

“哎哟,秦姐姐,我可听说你家秦大人是个两袖清风的,怎么你家姑娘一抓倒把这大半的家产抓了去?”这话表面听着不客气,实际上却半是恭维半是辩解,总之是关系好的才能说出来。

秦夫人大大方方地认了,“要不说我家女儿有福气。”

“可不是么,满盘子铜的银的,就这么一袋子黄色的,倒叫她抓去了。”秦大媳妇应和道。

秦二媳妇也接下话茬,“妹妹有福气,咱们也跟着沾光,看来今个儿别说是酒了,就连这席面妹妹也请得起。”

一家人一唱一和,气氛倒好。宾客们也跟着恭维,没一个唱反调的。

(快捷键 ←) 上一页:179.认干亲(2/2)章节列表(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