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历史小说 » 赵马踏天下最新章节列表 » 第1章 新朝新时代 (1/2)

第1章 新朝新时代 (1/2)

文/平安战
赵马踏天下 | 本章字数:200.57万字 | | 赵马踏天下txt下载 | 赵马踏天下手机阅读

《赵书*赵惠文王传》载:赵惠文王33年春,赵惠文王王薨,时年42岁,葬于邯郸之北,举国皆悲。太史令言:“王勤政爱民,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使得赵国国力大增,可谓明君也。”

其子丹继位,是为赵孝成王,尊其母为王太后,史称‘赵威后’,册封其妻李氏为王后,其嫡长子捷为太子,是为赵武昭王,其女幻为赵公主。太史令言:“新王登基,有万象更新之象。”

墓地是人类的最终去处,无论你生前如何富贵强势,都逃不过变为一抔黄土的命运。墓地寄托着人类对逝者的哀伤与怀念,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墓地的规模和形式也在不断的变化。

西周年间,为了满足贵族夫妻生生世世永不分离的愿望,中国最早的墓地的设计师们创造了"异穴合葬"墓葬形式,即夫妻分别葬在两个相互紧靠的墓穴中。春秋战国时代,这种异穴合葬的制度开始流行起来,贵族们普遍选择这种墓葬形式,从此以后在上流社会中夫妻合葬遂成定制。

春秋中期,陵园出现在了中国的土地上,晋国的国家公墓——九原便是其中的显著代表(后世人‘九泉’的说法便是由九原演化而来)。最初的陵园,相当的简单,园内除陵墓外,没有其他附属建筑,陵墓的四周仅仅挖掘了一道隍壕或是夯筑了一面围墙以作屏障。

春秋晚期,人们开始在墓上构筑坟丘,从此,坟墓一词出现在中国人的口中。而此前的人类的墓地是没有坟丘的,即"不封不树"、"墓而不坟、与地齐平"。

战国早期,战争开始频繁起来,巨大的资源消耗使得贵族们不得不尽可能的节约战争资源,于是他们不再在墓葬中陪葬大量的青铜兵器、青铜车马器等较大的青铜制品,因此随葬品中漆器等生活用品的比重得以显著增加,酒器、乐器、饮食器等青铜制品较多的的出现在墓地当中。

战国中期,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导致了贵族愈加穷奢极欲,在这个时代,赵、秦、楚、燕、齐、韩等国的君主死后都营建起了高大的坟丘,并尊称为"陵",即指其高大如山林,也象征着王权的尊严和地位的崇高。从此,陵墓一词出现。与此同时,这一时期,残酷的杀殉遭到了人们的反对,殉人减少甚至为各国政府所禁绝,并出现了用木俑和陶俑来替代人殉随葬。

作为赵国的王,赵何也不能免俗,随葬品向同时代的君王看齐,陵园与陵墓一应俱全,在其生前便已经开始建造完成了。停尸了一段时间后,赵何的尸体在子女亲人的护送下在邯郸之北的陵园下葬了。当墓门缓缓下降之后,所有人都不知不觉的松了口气,一个属于赵惠文王的时代结束了,一个新的时代在向人们招手。

丧礼结束之后,赵国上下绷紧的那根弦并没有松下来,像机器一样的朝堂依旧在满负荷的运行着,一个更重要的工作摆在百官面前,急需他们完成。这个工作便是新王登基。

赵何下葬后的第一天,一大批有组织的民众被集中到了太子府门前,这些人当中有农民,有商人,有穷人,有富人,他们在太子府门前高呼:“请太子即王位。”可太子府门纹丝不动。虽然知道这些人都是作秀的,从头到尾都有人在后安排,但赵捷心中还是不禁的暗想:“如果这些人明天不来了,估计父亲应该会抓狂吧!”

赵何下葬后的第二天,更多的人有组织的来到了太子府门前,这次的人中增加了朝中的重臣和一些身份崇高的贵族,他们再一次在太子府门前高呼:“请太子即王位。”太子府的大门依旧纹丝不动。

赵何下葬后的第三天,由相国平原君带头,廉颇在左,蔺相如在右,所有的王室子弟,朝中重臣,以及大量的邯郸民众全部集中到了府门前高呼:“请太子即王位。这一次,府门渐渐的开启,赵丹走出太子府,躬身行礼道:“承蒙诸位不弃,孤便勉为其难的答应你们的要求了。”

说完,赵丹便被民众和百官拥上了銮驾,向着王宫进发而去。道路两边观礼的百姓高呼:“王上万岁!”

————————————————————————————————————

邯郸宫正殿,赵丹落坐王座,众臣跪坐叩首,新时代的第一场朝会开始了。

“先王之谥未定,有司精选谥号十数,请王上过目选定,其后方可通告天下各国。”蔺相如率先出列禀奏道。

赵丹取过竹简,翻开一看,上书十个谥号:文成、文康、文昭、康穆、康昭,文贞、康贞、元贞、元惠,昭惠。赵丹想了想,然后开口说道:“我看惠文不错,就用它吧!”

“诺!”蔺相如领命道。“惠者,爱民好与;文者慈惠爱民,两者相配而用,不夸大,不贬低,用来做先王的谥号确实再恰当不过了。”蔺相如暗想到。

平原君紧随蔺相如出列道:“新王登基,理应封赏百官,大赦全国,恩荫天下。”

“相国所言不虚,正该如此。”赵丹点头称是道:“孤口述封赏,请相国大人代为执笔。”于是赵丹即位的第一道旨意出台了。

赵丹口述的旨意内容大致有四点:

定其父的谥号为赵惠文王,尊其母为王太后,册封其妻李氏为王后,其嫡长子捷为太子,其女幻为赵公主。

二、朝中重臣皆赐金百两,田百亩,地方郡守皆赐银百两,田百亩,军中将领皆赐钱百贯,田百亩,普通士卒皆赐钱百贯。

(快捷键 ←) 上一章:第83章 宾天章节列表下一页:第2章 偶遇(1/2)(快捷键 →)